【導語】青海結(jié)婚風俗?青海結(jié)婚風俗跳舞?有沒有人知道,網(wǎng)友解答“青海結(jié)婚風俗”的簡介如下:
全文目錄一覽:
- 1、青海習俗,請問青海西寧那邊的回民結(jié)婚的時候?
- 2、青海人訂婚去要的四舍禮是什么?
- 3、藏族婚嫁習俗
- 4、青海結(jié)婚的風俗習慣
- 5、給彩禮作為中國的傳統(tǒng)習俗,青海結(jié)婚彩禮應(yīng)該給多少錢呢?
青海習俗,請問青海西寧那邊的回民結(jié)婚的時候?
我特意問了一下我回族同事,她們就是回族人,她們沒這種習俗??赡苁钱?shù)匾粋€風俗,圖了吉利而已。我們有地方是,大婚前一晚上,讓幾個年輕小伙子壓炕的習俗,就是圖個吉利。
青海人訂婚去要的四舍禮是什么?
獲得女家同意后青海結(jié)婚風俗,男方擇定佳期青海結(jié)婚風俗,一般為“主麻日”為佳,由媒人征得女方家同意后,男方便遣使媒人向女方送“訂婚茶”。一般送銀耳墜一對,茯茶若干包, 一兩套衣服,一兩套化妝品。女方也回送一套衣服,算正式定親。 行聘青海結(jié)婚風俗:送聘禮青海結(jié)婚風俗的日子,由男女雙方商定吉日。聘禮的多寡視當時社會時尚和男方的經(jīng)濟狀況而定。送禮當天,男方家“孔木散”的所有男人與男方親戚的男人們,由媒人帶隊前往女方家送聘禮,聘禮主要由若干套衣服,若干包茯茶,若干錢及化妝品,首飾等組成。到女方家后,女方家進行盛請款待,吃畢,由媒人同男方家長代表將所帶彩禮一一交清,女方同時給女婿回送衣料1件,新帽一頂,繡花襪子一雙,腰帶一條。沿至80年代彩禮種類繁多,又送自行車、手表、金耳環(huán)、金戒指等,富戶送彩禮總價值約在2萬元左右。 結(jié)婚:婚禮一般在冬時農(nóng)閑季節(jié)舉行?;槠谝坏?,新郎由一近親已婚男青年陪伴,在男方親友的簇擁下,前往女家。先由女方一位長輩給新郎戴上新帽,系上繡花腰帶,緊接著,男方親屬給新郎披紅掛彩,以示祝賀。然后,新郎進堂屋坐在阿訇對面,阿訇念證婚經(jīng)“尼卡亥氣新娘在閨房由其姑姑或親人梳發(fā)辮,上下各梳3。下,挽成發(fā)髻戴上帽子和蓋頭,要放聲哭,以示惜別和吉利?!澳峥êァ蓖戤吅?,新郎在伴郎引導下向女方長輩們道“賽倆目”。 阿訇把放在炕桌上的紅棗、核桃和一種叫“古古麻麻”的油面食品撒向院中,由在場者爭搶,到此婚禮儀式結(jié)束。當天或第二天新娘出嫁梳妝時要哭唱“撒赫斯”,由親屬攙扶,流淚退出大門,同時將手里的麥子撒在地上,繞馬三周,在哭訴中被舅舅和兄弟們扶上娶親馬,在伴娘和親友們的護送下前往男家。在途中,送親隊伍受到本村或別村相好婦女的禮遇,讓送親人飲食她們所準備的油攪團和熬茶,并表示謝意。到男方家門口新娘家長輩一人把新娘從馬背上抱到新房炕上,由新郎的嫂子或嬸娘用新筷子揭開新娘頭上的面紗,撒拉族叫“巴西阿西”,同時說唱一段新娘生根、開花、結(jié)果、和睦相處的祝詞。并端來一盆凈水向新娘索要喜錢,新娘把硬幣丟進水中,表示清白如水,扎根結(jié)果,撒拉語叫“蓋吉爾喬依”。之后,女方為新娘展示嫁妝,并向男方近親,阿舅贈送禮品,男方也向女方親屬分送羊背子,衣料和現(xiàn)金,撒拉語叫“打發(fā)拉”,以表謝意。早期結(jié)婚時,還有女方一位長輩或邀請的藝人說?;樵~,囑托親家對新娘多加愛護,祝愿新郎、新娘白頭偕老。還表演“吾對委奧依納”的駱駝舞,述先民遷徙之事跡?;楹蟮谌欤吕尚履锘啬锛?,青海結(jié)婚風俗他們將受到女方的盛情款待。這就是青海人訂婚到結(jié)婚的習俗和步驟
藏族婚嫁習俗
藏族的婚嫁習俗有舊婚俗和新婚俗之分,舊婚俗多數(shù)是包辦,父母有養(yǎng)育和解決子女婚姻的責任,子女只有服從和孝敬父母的義務(wù),過去找媳婦或贅女婿,子女是沒有權(quán)利過問的。新婚俗是戀愛結(jié)婚基本上父母不包辦代替,多為自由婚姻,男女戀愛,告知父母,再行習慣手續(xù),最終成婚,但仍然基本遵循過去遺留下來的求婚、訂婚和婚禮程序。
擇婚
過去西藏貴族家庭的子女,男孩到了16歲,女孩14歲至15歲時,父母們便開始考慮他們的婚姻,選定配婚對象。首先要為子女暗地選好幾家與自己家族地位相當?shù)墓媚锘蚰凶雍?,一般是先委派家族里的強?即管家)作為主人的代表,帶上緞綢、藏銀、食物及哈達等禮品前去已擇定的某個家族提親,并請求告知家府子女的屬相和元素,如果其家族同意作候選親事,便會很樂意地告知子女的屬相和元素。如果不同意,他們就會以子女已經(jīng)定好親事或不愿過早讓子女結(jié)婚等為理由來婉言謝絕。當強佐(管家)獲得對方的屬相和元素后,家族要請高僧占卜,看與誰結(jié)緣合適。
求婚和定婚
經(jīng)高僧擇定與誰結(jié)緣后,便由家族內(nèi)品位最高的兄弟或舅舅帶上豐盛的彩禮和清單,前往擇定的家族求親。送禮談妥后,再請高僧占卜,擇出訂婚吉日。
訂婚這天,男方要送給女方家中老少尊卑每人一條哈達和豐厚的禮物,女方要準備好茶酒飯等,盛情款待。雙方代表進入正廳依次入座后,主人家端上"切瑪"敬茶酒。求婚之家獻上禮物,特別向家母送上一塊"幫典",用來作為母親養(yǎng)育女兒之"奶錢"。之后,便把一式兩份婚約放在高腳盤內(nèi),由證人高聲朗讀,另一證人認真核對。念畢,證人把兩家的家印當眾蓋在婚書上,然后鄭重地由女方與男方代表分別交給對方父親,接著兩家父母向證人獻哈達,表示謝意。舉行訂婚儀式時,青年男女都不參加,只是家人出席。儀式結(jié)束后,女方家宴請賓客,歡聚一天;傍晚男方家人離開時,女方家庭向每個來客獻一條哈達。
舉行婚禮
男方家請星相師卜算黃道吉日以確定婚期(藏語"念孜")。舉行結(jié)婚儀式的頭一天,男方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裝和眼飾用綢緞包好,送到女方家中,讓新娘穿戴。迎親這天,男方家要找一位有身份的人,帶上一隊人馬和彩箭,彩箭上有明鏡、璁玉、珠飾等,并牽上一匹顏色與女方屬相吻合且是懷孕的、打扮考究的母馬以供新娘乘騎,前往女方家迎接新娘。女方在馬隊到達之前,要舉行敬"切瑪"茶酒等告別儀式。當男方迎親隊伍進門之后,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,接著又將璁玉放在新娘頭頂,表示新娘已屬于男方家人。女方送新娘出嫁,一般帶去一位陪人,當姑娘出門時,女方家人一手拿彩箭、一手拿羊腿,站在樓上高喊:"不要把我家的福氣帶走呀!"反復多次,直到姑娘走遠。
馬隊起程,領(lǐng)隊的應(yīng)是屬相最好的(一般都請星相師),他穿著白袍,騎著白馬,手中拿著九宮八卦圖,接著便是迎親代表,然后是娘家隨侍新娘出嫁的隨從。一路上,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,向馬隊敬3次酒如果路上遇到抬病人、倒垃圾、背空筐子的人,便認為是不吉利,婚后要請僧人念經(jīng)消災。馬隊行進期間,隨行人員高唱"諧青"(大歌),新娘則要邊行邊哭。
男方在新娘到達之前,必須裝扮大門,專為新娘下馬準備墊子。墊子是裝著青稞、麥子的口袋,鋪上五彩錦緞,面上用麥粒畫成"卐"符號。家人手捧"切瑪"和青稞酒在門口迎候。新娘到夫家門前,先喝3口酥油茶再下馬,腳要踩在撒有青稞和茶葉的地上。新郎母親提著一桶牛奶歡迎新娘。新娘用左手中指浸奶水,向天彈灑幾點,表示感謝神靈后,由新郎給新娘獻上哈達,方能迎新娘進門。
傳統(tǒng)的進門儀式十分繁瑣,從下馬、進門、上樓到入廳,每次都得喝一次頌歌、獻一條哈達。新娘進入男方家門后,首先要給家族護法神祈拜。爾后新娘要坐在新郎身旁和雙方親屬圍坐一起會餐、互送禮物。參加婚禮的親友們也獻哈達、送禮品,以表示祝福。然后把一對新人引上房屋頂層,由喇嘛誦經(jīng),祈求家神庇護新娘。當屋頂豎立起一桿經(jīng)幡時,新娘家的代表即莊嚴地宣布:從此,新娘同新郎家族的其他成員一樣享有平等的權(quán)利。
婚禮一般都要舉行5至15天,這要根據(jù)家族經(jīng)濟狀況來決定。在舉行婚禮的幾天里,也有特別親近的親戚或朋友包下婚禮中某一天的全部支出?;槎Y的幾天里都請有專人跳藏戲唱歌助興。
婚后
婚后的第1天,新娘與新郎要很早起床,在守護家神前拜神祈禱。婚后第1月,新娘不得入公婆的住房,1個月后,公婆正式召見新婚夫婦,從此新娘就隨便出入公婆住房了。
新婚滿3個月或6個月后,新娘(或新郎)得偕同配偶返回自己家族小住一段時間,時間必須經(jīng)高僧擇定吉日,并通知女方(或男方)家族作迎接準備?;亻T的當天,新婚夫婦與父母一同帶上隨仆及豐盛的禮品前往,女方(或男方)家族要在宅院門前也要畫好"永仲"擺設(shè)各種谷物、茶葉等生活用品迎接。一般父母在家等候,派強佐在宅院外迎接入室內(nèi),兩家父母互獻哈達,敬酥油茶和"切瑪",并相互祝賀。新娘和新郎要在家族護法神前祈拜禱告。至此,婚配的全部過程即告結(jié)束。
藏族舊婚俗
舊西藏,婚姻多數(shù)是包辦,父母有養(yǎng)育和解決子女婚姻的責任,子女只有服從和孝敬父母的義務(wù)。過去,找媳婦或贅女婿,子女是沒有權(quán)利過問的,尤其是女子,往往到夫家還不知夫婿的面容怎樣。解放后,多為自主婚姻,男女戀愛,告知父母,再行習慣手續(xù),最終成婚。舊式婚姻,有許多約束,也就有不合理的地方,列舉如下。
一是貴賤不能聯(lián)姻。以往,十分注意門當戶對,不能隨便娶你意中的人。考慮對象,第一是地位、財富,次之才考慮品行和儀貌。那時,貴族的子女可以互相通婚,富有的人與窮人是絕對不能相愛的,農(nóng)奴的子女當然不可能和領(lǐng)主結(jié)婚。
二是迷信的約束。說親之前,先要獻哈達討對方值年屬相,再把屬相帶到活佛或?qū)J職v算的人那里卜算,看看相合還是相克,如有緣份,方能訂婚。若是相克,男女雙方再愿意,父母也是不能同意的。
三是作為普通農(nóng)奴,戀愛結(jié)婚得受自家領(lǐng)主的約束,主人不同意,農(nóng)奴便不能結(jié)婚。一般是同一領(lǐng)主的農(nóng)奴結(jié)婚還容易,主人尚可同意;而不同領(lǐng)主的農(nóng)奴結(jié)婚,就關(guān)系到農(nóng)奴的增減,得征求雙方頭人同意后,才征求父母同意,確實難上加難。
四是西藏舊社會分八等九級,屠夫、鐵匠、乞丐等是最下等,他們的婚姻,也只能“門當戶對”,其他階層的人家是不會與之聯(lián)姻的。
藏族也禁止近親結(jié)婚,父系親屬絕不能結(jié)婚,母系親屬要在四代以后才能結(jié)婚。當然,在交通不便,人煙稀少的偏僻山區(qū)里,也有近親結(jié)婚的,結(jié)果后代大多發(fā)育不全,不是傻瓜便是跛子。由于男女沒有婚姻自由,帶來的社會后果很不好,有的因為得不到自己戀愛結(jié)婚的權(quán)利,有的削發(fā)為僧,或逃奔遠方,有些甚至自殺。
藏族新婚俗
現(xiàn)在戀愛結(jié)婚基本上父母不包辦代替,多為自由婚姻。男女戀愛,告知父母,再行習慣手續(xù),最終成婚,但仍然基本遵循過去遺留下來的求婚、訂婚和婚禮程序。
1、求婚
這是必須經(jīng)過的第一道手續(xù)。求婚之前先卜合屬相,再送哈達給對方家庭正式提出求婚。
2、訂婚
雙方同意婚事,便派人選擇黃道吉日,起草婚約證書。婚約證書一般請有才華能詩文的人起草,內(nèi)容是寫男女結(jié)合、互敬互愛、互相體諒、孝敬長輩,品德應(yīng)當高尚,等等。也有的婚約書上寫上今后財產(chǎn)繼承事宜。這種婚約,是用詩歌形式寫的,可以朗誦。
訂婚這一天,男方要送給女方家中老少尊卑,每人一條哈達,并要送給對方父母養(yǎng)育女兒時"奶錢"。對方準備好茶酒招待來人。雙方代表進入正廳依次入座以后,主人家端上"切瑪",敬茶酒。
求婚的人家獻上禮物,也送還這一天所花的費用,還要進一塊"幫典"(圍裙)。送這一天的費用是因為男家求婚,本來一切費用自當男家負擔,如今女方代辦、,應(yīng)當用錢補償為謝。送"幫典"的意思是:姑娘自小不知磨破母親多少塊"幫典",送來這一塊賠償損失。敬完茶酒以后,便把一式兩份婚約書放在高腳盤內(nèi),由一家證人高聲朗誦,另一家證人認真校對。念完訂婚書,證人把兩家的家印當眾蓋在書上,然后鄭重地由女方與男方代表分別交給對方父親。接著,兩家父母對證人獻哈達,表示謝意。訂婚這一天,青年男女都不參加,只是家人出席。儀式結(jié)束后,盡情歡樂一天。離開時,女方家庭將哈達和回禮送給對方。
3、結(jié)婚
結(jié)婚儀式的頭一天,男方得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裝,以及巴珠、嘎烏、手鐲等裝飾品,用綢緞包好,送到女方家中,讓新娘明天過門打扮用。迎親的這一天,男方家要找一位有地位的人,帶上一隊人馬,還得牽上一匹準備給新娘騎的打扮考究的馬,這匹馬的顏色,與女方屬相吻合;這匹馬必須是懷孕的母馬。同時,還得帶上彩箭,箭上有明鏡、璁玉、珠飾等。馬隊到達之前,女方要舉行敬"切瑪"、喝酒等告別儀式;男方迎親隊伍進門之后,先把彩箭插在新娘背上,表示她已經(jīng)屬于男方家的人了。又把璁玉放在新娘的頭頂上,這塊璁玉藏族習慣稱為靈魂玉,這樣做,表示男方的靈魂已托付于女方了。
女家送新娘時,一般帶去一位陪人。當姑娘要出門時,女方家有一人一手拿彩箭,一手拿羊腿,站在樓上高喊:"不要把我家的福氣帶走呀!"反復多次,直到姑娘走遠。馬隊出門起程,領(lǐng)隊是一個屬相最好、穿著白袍、騎著白馬、手中舉著九宮八卦圖的人;接著,便是迎親代表;然后是新娘和伴女;最后是隨同前來的人。一路上,男方家人要侍候在路旁向馬隊敬三次酒。如果路上遇到背水、背柴禾的,認為最吉利,應(yīng)下馬向過路者敬獻哈達。要是碰到抬病人、倒垃圾、 或背空筐子的人,這是不吉利,結(jié)婚后再請僧人念經(jīng)消災。馬隊行進期間,隨行人員高唱"諧音"(大歌),新娘則邊行邊哭。
男方在新娘到達之前,必須裝扮大門,專為新娘下馬準備墊子。墊子是裝著青稞、麥子的口袋,鋪上五彩錦緞,面上用麥粒畫上吉祥的符號。男方家人手捧"切瑪"和青稞酒在門口迎候。
傳統(tǒng)的進門儀式是十分煩瑣的,從下馬、進門、上樓到入廳,每次都得唱一次頌歌,獻一條哈達。新娘入廳后,坐在新郎下首,迎親和送親的隊伍也入廳依次坐定,接著便獻"切瑪"、敬酒,給佛像、父母獻哈達,在柱頭上掛哈達。參加婚禮的人唱諧青,以示祝賀。主人獻哈達,感謝眾人。做完這些,新郎送新娘入洞房,其他人便盡情吃喝玩樂。這種活動一直延續(xù)三天。三天中,親朋都可陸續(xù)來獻哈達和禮物,主人款待酒茶,新娘不出房周旋。
結(jié)婚前,女方家人選擇一個吉利日子,全家前來祝賀,并正式移交嫁妝。移交儀式由男女兩方代表主辦,一人高聲朗誦嫁妝清單,每念一種,女方代表便當場把物品交給男方代表。嫁妝的多少,根據(jù)各人的經(jīng)濟地位不同而有所差別,但其中必有小銅菩薩一尊、經(jīng)書一冊、佛塔一個。據(jù)說是文成公主嫁松贊干布時,就是帶這三件物品,所以一直流傳下來,成為婚儀嫁妝必備之物。嫁妝清點完畢,便把清單放在高腳盤上,置于新郎面前,意思是交給他收起。宴請賓客和交接儀式完了以后,新娘才出房門,與家人同樂。
藏族的婚嫁特色:
藏族婚嫁制度
藏族的婚姻制度從前是一夫一妻、一夫多妻、一妻多夫制并行,現(xiàn)在則大多采用一夫一妻制,只有偏遠的游牧地區(qū)由于生活艱辛,少一房妻子可以減少開支,而保留有幾個兄弟共娶一房妻子的現(xiàn)象。藏族年輕男女或自由戀愛,或相親認識,決定結(jié)婚之前必須先合八字,八字相合的話,男方向女方贈送哈達求婚,然后擇吉日正式舉行訂婚儀式,訂婚儀式之后便開始準備結(jié)婚典禮。
結(jié)婚典禮的前一天,男方須將新娘禮服與珠寶首飾先送到女方家,以備第二天使用。結(jié)婚當天,男方以一匹有孕的雌馬作為新娘坐騎,讓迎娶的代表牽去女方家,這匹馬的顏色須與新娘的八字相合。迎娶的代表還須帶一把裝飾明鏡、碧玉、珠寶的彩箭,一進女方家,便將彩箭往新娘背后一插,表示她已是新郎家的人,接著把箭上的碧玉取下別在新娘頭上,表示新郎的靈魂已附在新娘身上。
當新娘要離開娘家時,家人便爬上樓頂,一手抓著剛才插在新娘背上的那把彩箭,一手抓著一只羊腿,反復地喊著:"不要把我們家的好運帶走啊!", 直喊到新娘走遠。接新娘回到新郎家的途中,迎娶的隊伍由全身穿白袍、騎白馬、手舉八卦圖的人前導,若是路上遇到背水或挑柴的過路人,表示吉祥之兆,須下馬送哈達;若是撞見倒垃圾或是抬病人的,表示有災,婚后必須請喇嘛念經(jīng)解除災厄。
男方在新娘尚未抵達之前,便已將裝有青稞或小麥的袋子鋪在門前布置妥當,新娘抵達后,踩著這些袋子進入新郎家,然后再獻"切瑪"、敬酒、掛哈達、長輩祝福等儀式之后,進入洞房。
“情卦”預卜婚姻
"情卦",藏語叫"日夢禱",流行於云南藏族地區(qū)。它是某些藏族地區(qū)男女青年表達愛慕之心的一種獨具特色的形式。但是,藏族青年的"情卦"卻不是這麼回事,而是一種以愛情為內(nèi)容的猜測心思游戲。
凡三加情卦游戲的男女青年,每人拿出一件最能代表自己心思的小物件集中於一人手中。掌管小物件的人將所有的小物件放在手里,輕輕搖晃后,暗中取出一件擺在手里,讓人們猜測。于是,其它青年人便猜測物件屬誰所有,并針對物主愛情上的處境唱出一串風趣的情歌。
如果物主已經(jīng)選中了心上人,但卻羞于開口,就要用含羞的歌詞唱出來。如果物主雖然選中了意中人,但是,意中人卻早已與別的青年私定了終身。對此,人們可能用含蓄的歌詞唱出來取笑他(她),風趣的歌詞五花八門。歌聲結(jié)束之后,掌握物件的人把手松開,看小物件是誰的,剛才所唱的歌就算是誰的愛情上的預卜。當然,不管預卜結(jié)果如何,都會引來青年們一串串充滿青春氣息的歡樂笑聲。
搶帽子中生情
藏族青年在戀愛時,往往采取唱山歌送珍品搶帽子的方式,以表達對另一方的愛慕追求之情。姑娘如看中了一個小伙子,就會把自己身上的一件裝飾品,如項珠耳環(huán)一類贈送給小伙子。小伙子如果接受了姑娘贈送東西,那麼就表明他也愛上了這個姑娘。
如果是小伙子先看中了姑娘,他就會尋找機會和姑娘接近,并趁機搶走她的帽子。過了幾天,小伙子則又去尋找這位姑娘,把搶來的帽子還給她。如果姑娘愉快地拿回了帽子,就說明姑娘也愛上了小伙子,并接受了他的愛。姑娘如果不肯接回自己的帽子,就表明她不愛這位小伙子。
“新娘”嫁青天
以前,青海甘肅地區(qū)藏族,姑娘長到十三四歲,便要舉行隆重的"戴頭"儀式,本是嫁姑娘娶女婿的泛稱。 不過,舉行"戴頭"儀式的姑娘娶的女婿卻不是英俊結(jié)實的小伙子,不是實實在在的男人,而是藍藍的青天,是姑娘們抬頭能望得見卻不可能與之同枕共眠的天。
因為娶的對象是藍天,所以又稱"戴天頭"。實際上,娶青天為"婿"的"戴天頭"儀式,是藏族姑娘們的成年禮儀式。 姑娘舉行了"戴天頭"儀式后,便表示已長大成人,從此有了社交的權(quán)力,不但可以自由地談情說愛,而且可以把所愛的男子領(lǐng)回到家中同眠共宿。
生下孩子,對于"戴天頭"后的姑娘來說,是正當?shù)男袨?,決不會招致社會輿論的非難。"戴天頭"后的姑娘日后可以嫁人,也可以終身住在娘家,靠情人不斷上門過自由的性生活。雖然終生為姑娘,但卻與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兒女組成一個母系家庭。
多妻與多夫
舊西藏在婚姻活中,一夫多妻與一妻多夫的現(xiàn)象還比較多。一些有女無子的人家,為了保證家庭完整和宗祧的延續(xù),往往姊妹共娶一夫,入贅男子先后同幾個姊妹結(jié)為夫妻。這種以男子入贅形式構(gòu)成的一夫多妻制,除姊妹共夫外,還有母女共夫的現(xiàn)象。如果有著一個年幼女孩的年輕女人死了丈夫,她就會另招男子為夫,支持門庭。等到養(yǎng)女長大成人后,繼父又同養(yǎng)女同居,形成夫妻關(guān)系。
舊西藏除了一夫多妻的現(xiàn)象外,還有另一種一妻多夫的婚姻習俗存在。有些藏胞因害怕災害而導致家庭財產(chǎn)的分裂和社會地位的下降,于是會為幾個兒子共娶一個妻子。
兄弟數(shù)人在妻子的意愿下輪流與其共居,解決性生活。誰與妻子同眠,便將自己的信物置於室外,他夫看見,即行回避。此外有的家庭,妻子半途去世,夫輩未老而子輩業(yè)已成年,在征得他家姑娘父母同意后,父子兩代可以同娶一個妻子。不過,父子共妻的婚禮,要以獨生子的名義舉行。
青海結(jié)婚的風俗習慣
男女青年認識、相愛后經(jīng)雙家庭進入婚慶程序
一、男方選擇吉日青海結(jié)婚風俗,于12.00前到達女方家青海結(jié)婚風俗,謂之認門,并邀請女方家長擇吉日到男方家拜訪,下午4.00前離開。
二、女方家在約定日12.00前到達男方家,謂之轉(zhuǎn)家,商定定婚日期、婚慶日期、首飾、聘金、酒宴等事宜,下午4.00前離開。
三、定婚日期男方攜帶備辦好的首飾、聘金以及4樣禮物及于12.00前到達女方家,謂之定聘,下午4.00前離開。
四、男方在吉日、吉時前往女方家迎親,到達時女方不能開門,經(jīng)男方叫門、塞紅包后才能開門以圖吉利,女方家準備一半酒席(上馬席)招待迎親的親朋,一般從進門到離開需2小時左右。
五、新娘迎娶回家后舉行“婚慶儀式”新郎、新娘進入洞房,男方的妹妹給新嫂子端水凈手、凈面青海結(jié)婚風俗;男方的嫂子給新娘下面打2個荷包蛋但面不能下熟,并問新娘“生不生”。新郎、新娘進入洞房的同時男方家準備一半酒席(下馬席)招待送親的親朋,中午時分正席開始新郎、新娘開始敬酒。
六、結(jié)婚的第三天,新郎、新娘帶上禮物探望女方父母,12.00前到達女方家,下午4.00前離開。謂之回門。
多少錢要看雙方的物質(zhì)條件和基本要求,如果單指流程的話,農(nóng)村的話也大概要兩到三萬元。
現(xiàn)在對程序的重視不大,定親錢就記得主要是31800的(三家一起發(fā)),另外還有20008(奧運),最低一檔是10001(萬里挑一)。
給彩禮作為中國的傳統(tǒng)習俗,青海結(jié)婚彩禮應(yīng)該給多少錢呢?
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習俗,贈送嫁妝一直流傳至今。 在古代,如果男人愛上某個家庭的女孩,他會請媒人與他交談,并帶來大量的嫁妝。 如果女方父母認為合適,就決定結(jié)婚。 發(fā)展到今天,“送彩禮”在青海省仍是婚禮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首先,青海省位于中國西北部,與新疆、甘肅、陜西接壤。 黃河、長江的源頭也在青海,青海也有中國最大的內(nèi)陸湖,故名。 青海有自己的傳統(tǒng)文化內(nèi)涵,如果在青海舉辦婚禮,還有很多傳統(tǒng)習俗,比如婚禮前需要給新娘錢,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(huán)。 此前網(wǎng)上一直有傳言,青海是中國彩禮金最高的地方。 是這樣嗎? 青海的結(jié)婚禮物多少錢?
其次,對于這個謠言,以及當代年輕人的婚戀問題,在省內(nèi)引起了極大的關(guān)注。 就在去年,共青團省委成立調(diào)研組對青?;槎Y現(xiàn)狀進行調(diào)查。 調(diào)查的主要對象是青海的適婚青年,大多數(shù)受訪者認為彩禮過高是真實的情況。 整個調(diào)查工作的被調(diào)查人數(shù)已達2000多人,調(diào)查區(qū)域也遍布農(nóng)村、城鎮(zhèn)。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,當?shù)氐慕Y(jié)婚禮物起碼10萬元起,舉辦婚禮的費用也在15萬元至20萬元不等。?
再次,大家都說,正是因為這些巨大的經(jīng)濟壓力,才造就了如此大量的老年未婚人士。 不過,大部分人還是會說,遇到真愛,還是會主動去追求的。 調(diào)查還顯示,當?shù)啬贻p人高度認可高額彩禮的傳統(tǒng)。 對于這種現(xiàn)象,專業(yè)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從眾心理和比較心理。 教授分析,當?shù)貞?yīng)以傳統(tǒng)婚姻為基礎(chǔ),同時加入現(xiàn)代婚姻的新概念。
最后,看完上面提到的調(diào)查,大家一定對青海的結(jié)婚禮物多少錢有一個深刻的了解。 在此我還是勸告大家,一定要結(jié)合現(xiàn)代婚姻的新理念,客觀合理地給彩禮,不要盲目跟風。
【概述】青海結(jié)婚風俗?青海結(jié)婚風俗跳舞?提供有價值情感,更多“青海結(jié)婚風俗跳舞”的解讀關(guān)注映森覓愛:http://www.internationalmotor.com.cn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