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導語】青海人結婚習俗?青海人的結婚風俗?有沒有人知道,網(wǎng)友解答“青海人結婚習俗”的簡介如下:
全文目錄一覽:
青海人有哪些重要的婚俗?
青海蒙古族的婚俗
蒙古族青年男女的婚姻基本上遵循“媒妁之言,父母之命”的傳統(tǒng)習俗。也有自由相愛成親的。但婚姻的最終決定權在于父母。同姓不能通婚,表兄妹也不能通婚。青年男女到了一定的年齡后,首先需要定婚。定婚時男方送羊、酒、茶、衣料、首飾及其青海人結婚習俗他生活用品,女方陪炊具等。部分地區(qū)還有“偷婚”風俗。
婚禮
舉行婚禮的這一天一大早,新郎同主持婚禮的人帶著迎親隊伍,備上高頭大馬,帶上彩禮,前往女家迎娶新娘。新郎抱著大酒壇子。壇子頸上系著一條潔白的哈達,還掛著用紅絲繩套著的一大塊扁平的方形水膠。這塊水膠象征著新郎和新娘的愛情,如同這水膠貼合的一樣,永世相親相愛。其他人,有的抬著整羊,有的拿著哈達等,來到女家。女家的主人和親友,遠遠看到迎親的馬隊,便在蒙古包前的草地上打著鑼鼓、吹起海螺,歡迎迎親人。迎親人離蒙古包幾十步外下馬,新郎向新娘父母各敬獻一條哈達,接著向兄弟姐妹獻哈達。父母接過禮物的時候,要對新郎和新娘致以崇高的祝福.禮畢,由女家設宴招待雙方親友。這時歌手唱著動聽的祝詞,從盛滿酒的鼎形大壇里,用九眼漏勺向天、地和東、南、西、北四方獻祭。然后從酒壇中斟酒入盅敬給席上賓客。唱完盛宴祝詞后,大家放聲歌唱喜慶歌。
酒席結束的時候,男女雙方各獻上一只整羊,一只放在男人們面前,一只放在女人面前。這時席上年紀最高的男人先動手在薦骨部的兩側下兩刀,然后把刀子交給主婚人。主婚人順刀口切下兩條肉片,橫放在薦骨上,然后長者拿下一條放在蒙古包內(nèi)上方的箱子上,接著由主婚人將肉卸開,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。放在女人們面前的整羊肉,由嫂子輩的人卸開,分別放在其他客人面前。這時由負責招待客人的人說青海人結婚習俗:諸位客人吃肉。吃完肉,東家再給每人敬一杯酒和一碗酸奶。這叫水膠哈達的宴席。當天晚上新郎同主婚人與一個跟隨人住在岳父母家。次日,招待完女婿后,岳母將用紅綢包好放滿糖果的銀包木碗裝進女婿的荷包里,又在腰上圍緊。這時主婚人說青海人結婚習俗:青海人結婚習俗我們已經(jīng)受足尊敬。于是女婿請岳父一起先啟程。姑娘將要啟程,把一包包有青稞、麥粒、奶食的哈達擲入母親的蒙古包,以象征留下娘家的福澤。然后兩位嫂子牽著姑娘的馬,前邊又有兩位嫂子舉著畫有龍鳳的帳幔,上馬領路。姑娘的母親緊跟在姑娘的后頭,其余人分兩行騎馬送行。行至半路,由新郎和幾位陪伴的人前來迎接客人。迎客的兩嫂子扶新娘下馬,新郎接迎岳母,并在原地擺午宴。午宴后繼續(xù)前進。
他們一路上唱著送親歌,來到新房前,繞著新房順轉(即順時針)三次。然后迎客人給新娘的馬鬃上灑圣水,扶新娘下馬。這時有兩個力氣大的人跑上前去,把兩個支帳幔的抱下馬來,否則新娘不下馬,其他客人也不能下馬。然后把新娘和新郎扶到新房前鋪在地上的毛氈上,讓他們并肩站在氈子上的桌前,把羊脛骨的大小兩頭分別讓新郎新娘抓緊,接著歌手唱起拜天地的詞。唱完祝詞,新郎新娘向日月叩三次頭,又讓兩人把羊脛骨上的踝骨扳下來。這時歌手又說,英俊的新郎、秀美的新娘,順著這潔白寬暢的大道,向寬大的新房賽跑青海人結婚習俗!按規(guī)矩誰先跑進新房誰就是這家的的主人。
在舉行向日月叩頭儀式的時候,已把新娘所有的用品在新房里布置好。與新娘的用品一起帶來的,還有羊胸骨肉和一張綿羊皮,這兩樣東西等叩拜婆家父母時用。兩新人跑進新房后,兩嫂子給新娘重新梳妝打扮。然后主持婚禮的人手捧羊頭給新郎在左臉上、新娘的右臉上蹭三下,將羊頭從新房門口擲出,站在兩側的年輕人上前爭套羊頭。如果是女方的客人奪走,男方就用哈達和禮物把羊頭換回來。這表示新郎新娘從此成為真正夫妻。這時男方接待客人的人領新娘給婆家的人叩頭拜見。禮畢,在大蒙古包里,為男女雙方的客人們大擺宴席。隨后,新郎新娘請雙方客人到新房。客人們每人要帶一瓶酒和哈達或綢緞等禮物來到新房。這時新娘帶來的羊胸肉和其他部位的肉也已煮熟,兩位新人向諸位客人敬酒和羊肉,客人們也為祝福新人的新房將哈達、綢緞掛在從天窗垂下的墜繩上,把酒倒入大酒壇里。同時歌手唱新房的祝福詞。這時新房門前已鋪好新氈子和擺好桌子,上面擺了酒和各種奶食品。新房里招待客人的人說:下的雨要停,來的客要回。客人們便一一走到氈子上,接受新郎新娘敬獻的歡送酒。到此,盛大的結婚儀式便告結束。
給彩禮作為中國的傳統(tǒng)習俗,青海結婚彩禮應該給多少錢呢?
作為中國傳統(tǒng)習俗,贈送嫁妝一直流傳至今。 在古代,如果男人愛上某個家庭的女孩,他會請媒人與他交談,并帶來大量的嫁妝。 如果女方父母認為合適,就決定結婚。 發(fā)展到今天,“送彩禮”在青海省仍是婚禮必不可少的環(huán)節(jié)。
首先,青海省位于中國西北部,與新疆、甘肅、陜西接壤。 黃河、長江的源頭也在青海,青海也有中國最大的內(nèi)陸湖,故名。 青海有自己的傳統(tǒng)文化內(nèi)涵,如果在青海舉辦婚禮,還有很多傳統(tǒng)習俗,比如婚禮前需要給新娘錢,這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環(huán)。 此前網(wǎng)上一直有傳言,青海是中國彩禮金最高的地方。 是這樣嗎? 青海的結婚禮物多少錢?
其次,對于這個謠言,以及當代年輕人的婚戀問題,在省內(nèi)引起了極大的關注。 就在去年,共青團省委成立調(diào)研組對青?;槎Y現(xiàn)狀進行調(diào)查。 調(diào)查的主要對象是青海的適婚青年,大多數(shù)受訪者認為彩禮過高是真實的情況。 整個調(diào)查工作的被調(diào)查人數(shù)已達2000多人,調(diào)查區(qū)域也遍布農(nóng)村、城鎮(zhèn)。 大部分受訪者表示,當?shù)氐慕Y婚禮物起碼10萬元起,舉辦婚禮的費用也在15萬元至20萬元不等。?
再次,大家都說,正是因為這些巨大的經(jīng)濟壓力,才造就了如此大量的老年未婚人士。 不過,大部分人還是會說,遇到真愛,還是會主動去追求的。 調(diào)查還顯示,當?shù)啬贻p人高度認可高額彩禮的傳統(tǒng)。 對于這種現(xiàn)象,專業(yè)的社會心理學教授認為這是一種嚴重的從眾心理和比較心理。 教授分析,當?shù)貞詡鹘y(tǒng)婚姻為基礎,同時加入現(xiàn)代婚姻的新概念。
最后,看完上面提到的調(diào)查,大家一定對青海的結婚禮物多少錢有一個深刻的了解。 在此我還是勸告大家,一定要結合現(xiàn)代婚姻的新理念,客觀合理地給彩禮,不要盲目跟風。
青海人嫁女兒的流程
青海漢族傳統(tǒng)的婚禮習俗:問包兒(說媒)、送包包兒(求媒)、訂婚自愿(交換禮物)、愿禮(商量彩禮錢)、送節(jié)禮(過節(jié)送的禮行)、送大禮(送彩禮)、定日子結婚、回門(回娘家)、認親等。
青海娶媳婦的風俗 青海式鬧洞房很有趣
青海省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(qū),所以青海文化存在多元化的特征,許多傳統(tǒng)的習俗在青海都有完全不同的表現(xiàn)形式。那么 青海娶媳婦的風俗 又與其他地區(qū)有什么不同呢?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。
青海娶媳婦的風俗
在青海,西寧附近的漢族婚禮中,融合了很多漢族傳統(tǒng)的古禮和當?shù)夭?、蒙、回、土等各少?shù)民族的婚俗習慣,整個婚禮從開始的求媒、說媒、回門、認親等等有幾十道程序要走。其中,最熱鬧的是迎到婆家后的一系列程序。
傳統(tǒng)的青海式鬧洞房:有用棍子打新郎,用針扎新娘的,有故意刁難的,有“很黃很暴力”的游戲的等等……這些貌似低俗、粗魯?shù)谋澈螅瑓s有著一定的合理性。曾經(jīng),在舊時的青海,男女雙方成親的年齡都很小,而且雙方都是在洞房的時候才知道對方的模樣。
于是,為了對兩個新人進行一些成人教育,還有就是為了讓雙方加速去了解對方,避免日后長時間的尷尬,人們才使用了一些極端的方式,來強迫新娘和新郎做一些帶顏色的小游戲。最瘋狂的時候,還用用手鉗子、針、棍子等體罰行為。但幾百年時間證明,這是一個成功的、有效的方式。如今,隨著時代開發(fā),很多年輕人都是自由戀愛,但鬧洞房的形式還是保留了下來,只是比過去少了很多很黃很暴力的方式,更多的也只是圖個熱鬧。
在青海人婚宴上,給什么樣的客人上什么菜?上菜的順序如何?筷子下幾雙?方向又如何?座次怎么安排?等等有著一系列嚴格的講究。
無論婚喪嫁娶,因為招待的客人很多,所以青海人習慣搭建一個簡易的臨時火槽來煮茶、煮肉等,并有專人照看。一般客人較多的人家火槽能長達十來米。
青海人持酒的習慣,敬酒的人必須是雙手端著一個小碟子,里面放有4-8個小酒杯來敬客人。喝酒的人必須先像少數(shù)民族那樣,先用手指沾頭兩杯或者一盤的酒向空中點三下,以示敬天地人(也有說是佛法僧),然后再雙手各持一杯而飲。也有的是在喝酒之前,將頭兩杯酒向盤子中稍微倒點,以示敬天地,然后再雙手各持一杯飲酒。
青?;閱始奕⒌雀鞣N民間宴席上,負責跑堂的都是親朋好友或者是隔壁鄰居,他們端給客人的木盤子中,菜、餐具等各種擺放也有一定的講究和說道。
婚宴的賬房一般是村里德高望重的人物來記錄。在青海的宴席中,上方和炕上的席桌永遠是長輩和尊貴的客人?;檠缟?,這是專門為娘家人留的。
必須上給娘家人的頭道菜叫“全盤”,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涼菜拼盤。里面是涼拌三絲,外面用豬肝、火腿、肥膘肉、豆干等覆蓋著,周邊再以橘子、櫻桃、香菜等點綴。這道菜象征著以后生活中的事情五花八門,但不管怎么樣,大家都是一家人了,任何事情都要以家庭齊全和睦為主。
娘家人來到婆家的第一件事情叫“抬針線”。一來是認識、打點婆家人,拜托婆家人以后多多照顧自己的女兒;二來是在各位親友面前展示娘家的嫁妝,同時顯擺下女兒的女紅。
“抬針線”第一個要抬的是婚宴的主廚(一般都是民間自學成才的廚師,他們不以此為業(yè),只是在婚喪嫁娶的宴席上去顯身手)。先給主廚掛紅(綢緞被面),然后敬酒,最后獻上新娘的女紅(以前一般是新娘繡的枕頭皮或者枕巾,現(xiàn)在很多女孩都不會繡制,所以多是買來的。)其實這樣做的目的很簡單,就是希望大師傅吧菜的味道做好點,讓娘家人和婆家人在親友面前有面子。
“抬針線”第二個,是要感謝媒人撮合了這段姻緣。其實,在青海的婚禮中,媒人依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,即使你們是自由戀愛,但在婚禮中必須要請一個德高望重的人來做媒人。有時還要請媒公、媒婆兩個。
謝過媒人后,要按照婆家人輩分的大小,依次往下給七大姑八大姨敬酒、送女紅。待到公婆的時候,一些鄰居、親友會事先準備好一些道具,當然還有菜油+鍋底灰。在給公婆敬酒的時候給他們圖個大花臉,有的甚至把公婆綁在柱子上,讓新娘用冰水混合物給二老洗腳。這樣一來是圖個熱鬧,二來是給公婆一個下馬威,以后要對自己的兒媳婦好點。
婆婆的帽子上寫的“老牛角”,是想說婆婆這個人脾氣牛,但很吃得苦,也寓意以后的日子越過越牛。
公公的帽子上寫的“越燒越旺”,衣服里還插著幾個燒火棍,其中寓意我想大家也能明白。
在所有人中,抬針線送的東西一般是根據(jù)血緣遠近來送不同的東西,但一般也是枕巾、皮鞋之類的生活用品。唯獨對小姑子,抬的必須是手工制作的花布鞋、花鞋墊、花圍巾或襪子。因為一般而言,嫂子和小姑子之間的關系是最不好相處的關系之一,這也是為了討好小姑子,在以后大家和和氣氣的生活。
南京人和青海人結婚
南京人的習俗是婚禮前一天,新郎和新娘是不能夠見面的。青海人結婚的第三天,新郎、新娘帶上禮物探望女方父母。
南京人男方家都會擺幾桌“暖房酒”,主要招待男方家里的親戚朋友。晚上需要找個男方親友家的小寶寶來“壓床”。青海人婚后第三天,新郎新娘回娘家,他們將受到女方的盛情款待。
【歸納】青海人結婚習俗?青海人的結婚風俗?心中的疑惑解決了嗎,更多關于“青海人的結婚風俗”的內(nèi)容關注映森覓愛:http://www.internationalmotor.com.cn/